日期:2024-05-17 来源:深圳市中医肛肠医院
2005年,加拿大大学教授和社会活动家路易斯-乔治·汀发起倡议,将每年的5月17日设立为国际不再恐同日。这一纪念日旨在呼吁人们关注因为恐惧同性恋、歧视性倾向而产生的一切生理和精神暴力以及不公平对待。
时光来到2024年,包含同性恋在内的性少数平权风潮在全世界许多地方仍然如火如荼,在一些地方似乎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。新观念搭建起新制度,向曾经饱受歧视、很难全然以真面目示人的性少数人群体承诺出一种新生活。
然而,一切远未结束。即使在不少发达国家,反歧视仍未告罄。近年来全球保守主义呈回潮之势。在世界不少地方,仍有人因性倾向而遭受暴力、被判有罪。而那些走过了平权“初级阶段”的国家和地区,则有新的问题要面对。移动互联网和消费主义削弱了旧的性倾向歧视,新的歧视链在性少数人群内部形成。回首这些年,“同志亦凡人”也好,“同性恋骄傲”也好,理念看似相悖,却是同性恋平权同一路径的一体两面:一面对外宣示,一面自我激励。然而,如果这条路通向的是新的歧视与压迫,不得不令人反思未来反歧视道阻且长。
据我院肛皮科负责人李远志博士介绍,由于男同性生活的特殊性,常常会导致一些健康风险,比如痔疮、肛裂、性传播疾病感染(如尖锐湿疣、HIV、梅毒)等。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:一是肛门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包含许多神经末梢,毛细血管丰富,对性刺激相对敏感,但缺乏润滑功能,弹性差。此外,直肠黏膜为单层柱状上皮,薄而娇嫩,毛细血管丰富,摩擦易破损。二是肛门、直肠有大量的病原体微生物,容易诱发性传播疾病的感染。在肛门、直肠内,存在着大量不同于其他部位的病原体微生物,如大肠杆菌(约占70%)、厌氧杆菌(约占20%)、链球菌、变形杆菌、葡萄球菌、乳杆菌、芽孢和酵母等,与此同时,肛门括约肌弹性较差,容易受损,且结肠容易吸收液体。如果进行无保护性肛交,那么性传播疾病感染、肛裂和肛周脓肿的风险将更大。肛交可引起肛周至直肠附近的血管丛不断充血、扩张,最终导致肛垫病理性肥大从而形成痔疮,一旦痔疮发作,其疼痛之剧烈、病情发展之迅速、出血量之大、便血之频繁是其他原因引起的痔疮所不能比的。一旦发现出血,万万不可小觑,决不能讳疾忌医,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